公司動態(tài)
肥西公交:十六年風雨兼程鑄輝煌
一輛輛干凈整潔的空調公交,舒適宜人;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公交線路,串珠成片;一項項具體實在的優(yōu)惠政策,暖心惠民……如果說公交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窗口,那么如今的肥西公交,已成為肥西縣一張靚麗名片和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然而對于一個縣城來說,想發(fā)展哪怕一條能夠與省城無縫對接的公交專線又談何容易。十六年來,肥西公交事業(yè)在改革中不斷發(fā)展,在實踐中不斷嬗變,從上合專線的成立,到如今干、支線公交的四通八達,逐步實現(xiàn)了從無到有、從發(fā)展到壯大、從起步到完善的華麗轉身。
“肥西公交的雛形其實要從1998年算起,那年的6月1日,通過對城關地區(qū)客運市場的整治,隸屬于合肥客運第八公司的上合車隊正式成立,”第八客運公司副經理袁家權回憶說:“ 雖然在今天看來,上合線與真正意義上的公交相距甚遠,但全部實行的是公交式管理方法和運行體系。”上合車隊成立后,全部65臺中巴客車每日發(fā)班240次,3分鐘一班,統(tǒng)一進站經營,日送旅客可達1000人次,基本滿足了當時百姓出行省城的要求。
“其實當時的上合車班次還是很密的,等不了幾分鐘就有一輛,但就是票價太貴,好像是3塊5一個人吧,每逢家假日還會私自漲價。還有就是車子越來越破舊了,乘車環(huán)境很差。”在并不遙遠的記憶里,許多“老上派”對那些上合車記憶猶新,家住新華街的張先生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隨著肥西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上合專線這種模式在運行了10年之后,矛盾日益凸顯出來。
這是一張民生考卷。一方面是廣大群眾對開通城市公交的熱切企盼,一方面是擺在眼前的現(xiàn)實難題:開通公交采用何種經營模式?現(xiàn)有的上合線車輛如何處置?原有班線經營者的利益如何顧及?關鍵時刻,肥西縣委、縣政府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答:“開通公交,讓老百姓受益得實惠!”
2007年5月1日,20臺嶄新的公交車出現(xiàn)在縣城街頭,這是僅用于縣城內循環(huán)的公交線路。同年10月,上合線原有65臺車輛被全部收購,車頭標有“上合公交”字樣的嶄新公交車正式承擔起上派與省城間的交通重任。家住城東小區(qū)的林大爺至今還清楚的記得,上合公交開通前幾天是免費的,他坐著公交車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 主要是激動啊,坐在車里高興,上派終于有了公交車了。” 袁家權介紹說:“ 這些上合公交全部被納入合肥捷運巴士公司,全程2元,半程1元。標志著肥西公交由此邁出了一大步。”
雖然上合公交的成立實現(xiàn)了肥西百姓坐上公交的夢想,但肥西的公交事業(yè)并沒有就此停下腳步。2008年,為實現(xiàn)與省城公交真正意義的零距離,也為了百姓更好的出行條件,捷運巴士將所屬上合公交全部移交給了合肥公交集團。同年5月1日,30、31、33路三條公交線同時開始運營,前兩條線路負責上派到合肥市區(qū),后一條負責縣城內的循環(huán)。第一次,肥西的百姓在家門口坐上了合肥的公交車。
時間轉眼來到了2013年4月2日,這是肥西公交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天,按照縣政府與安徽省合肥汽車客運有限公司簽署的協(xié)議,肥西公交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將負責整個肥西縣支線公交的運營。本著肥西城關地區(qū)基本實現(xiàn)公交全覆蓋的原則,肥西縣共投入1000多萬元,購置了30輛江汽集團空調公交車,用于新開通的691 路、692 路及693 路三條線,加之市公交所屬的30路、31路、32路,一張惠及市縣、城區(qū)的均等化公交服務網(wǎng)絡逐漸形成。
成績的背后,是肥西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的“以人為本”理念和廣大肥西交通人的百倍努力與艱辛。肥西縣交通局運輸管理所副所長韓本武告訴記者,肥西公交在運行中,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三條肥西公交新線所使用的公交車輛雖然都是江汽集團的新型空調車,但并不會加收空調費,全年的票價均為1 元。除此之外,學生、殘疾人、軍人、老年人等所享受的票價優(yōu)惠也全部等同于合肥公交。
十六年風雨路,十六年惠民情。一場場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體現(xiàn)著肥西公交事業(yè)前行的決心和勇氣;一項項力度空前的舉措,讓人對肥西公交的未來充滿信心。(轉自肥西報)
